《專訪翻譯》Billboard:中島健人 重新詮釋「Sexy」邁向 “ver2.0” 的進化之路 —透過第二張單曲《IDOLIC》展現他心中對「偶像」的新定義
Interview & Text:高橋梓
Photo:Shintaro Oki(fort)
10月29日發行的第二張單曲《IDOLIC》,似乎將讓中島健人展現出全新的姿態。
對他而言,「IDOL」這個職業始終無法從他身上分割。而這首作品正是他當下對身為「IDOL」身分的極致詮釋。不同於他過去展現給大眾的,而是確實進化後的「IDOL」樣貌,只要一聽便能感受到其中的不同。這首歌蘊含著他怎樣的想法?本人也詳盡地親自說明了——
Kenty史上最強的偶像面貌
——上次受訪是在【KENTO NAKAJIMA 1st Tour 2025 "N / bias" 巡】進行期間。之後在【KENTO NAKAJIMA 1st Live 2025 "N / bias" 凱】時,您於台北舉行了首次海外個人演唱會。對於這次巡演圓滿結束的心情如何呢?
中島健人:真的非常痛快,也讓我獲得了巨大的自信。特別開心的是,能親耳聽到 U:nity(中島的粉絲名)如此震撼的聲音。「原來大家的聲音這麼大啊!」真的感受到粉絲的力量。
那時我就在想:「如果是在Arena規模或巨蛋規模開LIVE的話,會變成什麼樣的景象呢?」「如果在巨蛋開唱,肯定會不得了!」也因此,我已經開始構思巨蛋演出的內容了(笑)。
——說到這,2026年1月便預定在東京・有明ARENA舉行3天公演了對吧。
中島:沒錯。有明ARENA也很大啊。而且今後我會有更多機會去海外,也想藉這個機會對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 U:nity 說:「在國外也請繼續支持我!」
YOASOBI 的 Ayase 曾經說過,在海外音樂節上,只要氣氛一開始熱鬧,就會吸引人群聚集。他們的音樂是認知與傳唱度都非常高的,因此當觀眾聽到熟悉的歌時會停下腳步、並因為在當地可以聽到熟悉的音樂而熱情高漲。我聽到這段話後,也下定決心要努力走到能被更多人認識的地方。
——U:nity 也會越來越忙碌了呢。
中島:會的(笑)。大家各自也有行程,不可能每一場都能參加不是嗎?
但如果 U:nity A 不能來,就交給 U:nity B,然後有 C、D……希望最終能到 Z,大家都能一起成為夥伴就好了。甚至之後還有夥伴 α、β、Ω…(笑),希望可以這樣連結下去。
——希望能延續到 Ω 呢(笑)。在這樣的期望下,10月29日第二張單曲《IDOLIC》即將發行。這首歌與上一張《MONTAGE》風格截然不同,為什麼現在會想推出這樣一首展現偶像風格的作品呢?
中島:因為我覺得,現在正是展現Kenty史上最強IDOL面貌的好時機。這其中「JUST KENTY☆」的存在影響很大。
——傳說中的『JUST KENTY』啊。
中島:是的。『JUST KENTY』搭配【巡】的巡演,真的非常開心。
而且在【JAPAN JAM 2025】登台時,我也聽到令人感動的話。有dancer說:「這是我人生中最開心的時刻!」
跳《IDOLIC》的 dancer Koji 告訴我:「健人桑,大家都說這次演出是他們最開心的一次!」
那時我深深感受到這首歌與表演團隊之間的完美連結。
「JUST KENTY☆」的起點,其實是我想做一首最能代表自己的作品。動畫版MV也順利完成,是夢想成真的作品。舞台上的反應又那麼熱烈,所以製作團隊也對我說:「現在就是徹底表現『偶像』的時候。」
——原來有這樣的經過啊。
中島:就我本人而言,原本打算做一首以另一種「~holic(癡迷)」為主題、想對現代社會人士傳達訊息的歌曲。結果工作人員對我說:「Kenty 現在還不需要那麼貼近現實。」那接下來怎麼辦呢?討論之後有人提議:「那就做『偶像』吧?」不過,YOASOBI 已經推出了非常有力量的〈IDOL〉,如果照著那樣去做是贏不了的。但仔細想想,我其實有能勝過「Idol」這個詞的東西 ,那就是「Sexy」。於是我用「Sexy ≒ Idol」的解讀來寫這首歌。
——我在聽的時候,感覺到也融入了您自從個人出道以來的曲風,所以才會聯想到那句「如同被超脫於童話幻想,近乎中毒般的魅力所擄獲」的描述。
中島:啊,原來如此。我一直把「Sexy」當成一件武器持續使用,然後誕生了新的技能「Hyper Sexy」。這當然是過去累積的成果。但其實我也沒有把以往歌曲裡的負面情緒放進〈IDOLIC〉。這點我在【巡】巡演時也對 U:nity 說過:我心中的黑暗已經破曉了。全部都被轉化昇華成作品,隨著巡演也終於放晴了。現在我開始看見光芒,而我則該把這道光投注在的對音樂,就是作為我身分認同的「IDOL」。我用十三年來當作寶物珍惜的「Sexy」去表現這份偶像能量。希望大家看到這樣的我,會對我上癮。
——我本來以為這首歌是「也包含以往音樂性」的偶像曲,但就您的角度,其實是以 100% 明亮的心情來表現偶像這件事。
中島:在情感面上確實如此。所以歌詞裡才會用到「革命前夜」和「幕開ける(序幕拉起)」這些詞彙。對我來說,這首歌代表的是「在夢與希望引領之下,由 Sexy 所體現的現在」。
——原來如此。順帶一提,這首歌的歌詞節奏感也讓人印象深刻,創作起來順利嗎?
中島:一點也不!這首歌是先有曲子,但我是那種旋律和歌詞必須同時出現的創作型態,所以寫起來非常困難。不過像〈偶像を超える(超越偶像)〉、〈Me - You = the Past〉、〈Me + You = the Now〉這幾句是立刻浮現的。
其實這是來自我在2013年演出的《JMK 中島健人ラブホリ王子様》。當時我想出了一個戀愛方程式:「我-你=過去、我+你=現在、我×你=未來」。
因為《IDOLIC》這首歌象徵著把「Sexy」從過去帶向未來,所以就沿用了這個公式,還從節目名稱裡取了「HOLIC」這個詞。
能讓粉絲開心的歌詞,基本上我寫得很快。
另外,A段的〈歓声が鳴り止まない(歡聲永無止盡)〉則是以LIVE現場的畫面為靈感寫的。我想的是:「反正歡呼聲一定不會停下來吧?」
整首歌的第一段結構,我特別設計成「序破急」三段式:A段「序」=還在樂屋裡;B段「破」=在後台更衣鏡前,對自己說話;副歌「急」=踏上舞台
所以在B段〈Can I be a Pop Star?〉這句是對鏡子的自我提問,〈I wanna be a Top Star〉則是對自己的回答。到了〈Welcome to IDOLIC〉的時候,布幕拉開,舞台正式開始。這一段我非常講究。
——能夠構築出這麼漂亮的流暢結構,果然不愧是您。這首歌是 MONJOE 製作的,您有提出什麼特別的要求嗎?
中島:我希望在第二段加入變化。
——音色確實變化很大呢。
中島:對啊,變得很爵士。藤井風在聽完這首歌後對我說:「第二段氣氛轉換得好時尚,很有爵士感,很棒。」
我原本就想在第二段好好展現唱功。第一段的A段我用短促的唱法(staccato)來提升氣氛,但第二段我刻意用連音(slur)唱得濃厚黏膩,因為我想在這裡「玩」一下,跳脫一點,所以才有現在這樣的編曲。
——另外,MV 也和數位上架同步公開了,dance break 的部分非常精彩。
中島:我先自己錄了 vocal percussion,然後把想要的 break 節奏傳給編舞老師,這段 break 是我親自下的指令。
此外,我刻意加入了「IDOL+HOLIC」=對偶像的「中毒性」這個概念,希望讓人想反覆觀看。
我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在MV中加入「文字資訊」。做 Solo 活動時就覺得,「必須加入不同的元素」。
這次也在和團隊討論時決定好內容,那正好是我在台北演唱會的時候。
所以這支MV其實是相當近期才完成的作品喔。
——原來如此。那麼,這次的舞蹈難度如何呢?
中島:很難!這次的編舞是由我同一所大學的 KANU 負責的,真的非常難到我一度心想「我可能跳不來……」(笑)。
——不過成品中該展現的地方都有完美呈現,果然是您啊。
中島:該展現的部分有確實展現出來,但真的超難(笑)。我在看完成品的時候發現,我的舞在後半段變得更好。
所以最後的副歌跳得超棒!(笑)甚至還想把第一段副歌重拍。
其實我好像常常這樣,像 (GEMN的)FATAL這首歌也是,第一段和最後一段的完成度差很多。
那次是因為最後的副歌是在我體力最好的時候拍的,而第一段是在快要極限時拍的,整個人很累。
不過這次剛好相反,我越跳越興奮,所以最後的副歌表情是滿滿的自信。
——這就是「在戰鬥中成長」的類型呢。
中島:沒錯!我其實不太喜歡在MV拍攝現場才對舞,我更喜歡事先把一切準備好。
所以這次也是,雖然一開始覺得「可能不行」,但我抱著「一定要在正式拍攝前盡所能練到最好」的心態,全力以赴去面對。
『當自己成為名符其實人物』時的景色,想在有生之年親眼見到一次。
——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啊。那我們也來聊聊其他曲目吧。第二首歌〈Can't Stop〉是什麼契機下誕生的呢?
中島:這首歌原本就在候選名單裡,後來我才知道是岡嶋かな多老師創作的。之前我們也一起合作過〈碧暦〉,因此這次也希望她能參與。本來我想完全交給她製作,但負責人對我說:「Kenty你也一起參與吧」,所以我也加入了。
かな多老師應該是有意識到「我」這個存在來寫詞的,所以一起創作起來很順。這是一首非常輕鬆的歌,我覺得很適合開車時聽。
——的確如此。那麼,就像歌裡唱的那樣,中島先生一直不斷向前奔跑,有什麼祕訣嗎?
中島:嗯……應該是因為我「永遠都不滿足」吧。
雖然我已經放下完美主義,但我總覺得自己還沒達到理想的樣子。我真的很想在有生之年親眼看到「當我成為名符其實的人物時的景色」,而且最好是在體力還強壯的時候。
我也明白,「現在」可能是我人生中最「美味」、最閃耀的時刻。所以我內心會覺得,「就是得在這段時間達到自己的理想」。
——我想,很多人可能會在「不太滿意但算了」的狀態下妥協。但您似乎一開始的視野就更高了,這也是您能站在這個位置的原因之一吧。
中島:啊哈哈(笑)。也許是吧。
你還記得小時候的感覺嗎?當朋友有一大袋玩具時,看到會不會覺得很興奮?他們會說:「今天我帶了這個喔」「還有這個喔!」然後一個個拿出來給大家看。
我想,我就是那個「拿著玩具袋」的人。我想展示給大家的「玩具」=我想做的事情,永遠不會用完。我是個「想讓大家看新東西」的那種人。
——啊,這也正是〈Can't Stop〉這首歌的意義所在。
中島:不過,最近我其實也學會「I Can Stop」了(笑)。
比如說「不再吃太多碳水化合物」。大家因為我這種形象,常以為我飲食很嚴格,但其實我以前半夜也會很爽快地吃韓國泡麵(笑),而且不是吃八分飽,是吃一百五十趴那種。
但我現在戒掉了。現在的我,反而越來越接近大家心目中的那個Kenty。就像在說:「讓你們久等了~」(笑)。
——能夠放進這次作品真的讓人期待呢。而且〈Celeste〉是一首能令人腦海浮現畫面的美麗歌曲。
中島:這首歌其實是 Sexy Zone 時期的私人創作曲,是我在唱〈Forever Gold〉那段時間創作的,也是我第一次挑戰編曲的作品。那時我剛認識 SUNNY BOY,我對他說:「詞和旋律我自己寫,你能幫我做曲嗎?」
他就回答:「Kenty,現在我們是朋友的對話,但一旦開始做音樂,就會變成商業行為,會是專業的溝通喔,你OK嗎?」
我有點被嚇到,但也心想「這很合理啊」。畢竟請專業製作人幫我寫曲,就會牽涉到更多人。
結果他說:「但我也希望Kenty能創作出屬於自己的音樂,來我家吧。」
於是我就在SUNNY家看他工作了一整天。那也是我第一次下定決心好好做編曲。這首〈Celeste〉的主題,是「創作一首連 Sexy Zone 專輯收錄的個人曲都未曾呈現過的、具有普遍性的一首歌」。
雖然當時沒有發表,但我心裡一直想著「總有一天要發表」。可能是我所有創作中,這首歌的氛圍最清澈、最溫柔的一首吧。
——這次可以說是終於收錄了呢。
中島:真的等了很久呢。「Celeste」這個詞本身有「藍色」的意思,而藍色一直是我在Sexy Zone時期以來非常重要的代表色。我喜歡這個意大利語的發音,也因此決定用這個當作標題。
而在這首歌之後,也誕生了收錄於《N / bias》中的〈ROSSO〉。
——這兩首都是用義大利文的顏色命名,是刻意對比的嗎?
中島:並不是刻意的,但我確實有想過「成對出現」也不錯。我其實想創作許多以顏色為主題的歌曲,而「Celeste」就是第一個顏色。在演唱會上,我希望大家能把應援燈轉成藍色。
——您的歌聲也讓人印象深刻,更能感受到一種「Kenty本人的氣息」,柔和又溫暖。在錄音時是有刻意調整的嗎?
中島:這首歌是很接近聽眾、像是在身邊輕輕對話的作品,所以我想這種氛圍自然就流露出來了。不是舞台上那種閃閃發光的我,而像是在外苑前公園散步的樣子。
——我腦海裡甚至浮現了「枯葉輕輕落下」的畫面。
中島:完全正確!三年前就是在那個季節,我在外苑前拍了這首歌的MV,是由赤楚衛二幫我拍的,效果非常好。
我當時也把這支MV傳給 粗品,他給了我長到滑手機都滑到手酸的回覆(笑)。
這次的新版本我也再次傳給他,他回我:「Kenty也變得成熟了啊。不錯喔。我要在新幹線上聽。」他那句話也讓我很感動。
——原來有這樣的故事啊!這首歌真的非聽不可了。接下來我們來談談〈Symphony〉。我感覺這首歌好像是為了現場演出而創作的。
中島:完全沒錯。這首歌就是為了演唱會和FES而寫的。
我的演唱會中,Call & Response(觀眾與台上互動)已經成為一種標準,也非常熱鬧。但我一直沒有一首「可以和大家一起唱」的曲子。
所以我想創作一首,我在台上喊「Singin’!」大家就能一起嗨起來的、非常直接的歌曲。
——我腦海中立刻浮現您乘著移動花車上唱歌的畫面。
中島:太厲害了!正是這種感覺。這首歌在現場我不會跳舞,只會專心唱歌。
希望 U:nity能事先把最後副歌練起來,到時候大家一起大合唱,我非常期待這場演出!
——最後是〈モノクロ(單色系)〉。這是這次作品中唯一一首沒有由您親自參與作詞作曲的曲子呢。
中島:沒錯,但其實我深度參與了歌曲結構的設計。我不想讓這首歌變成「容易被忽略」的那種,所以決定用自己的歌聲去創造層次感,也希望能營造出讓人浮現畫面的音場感。
我還想加入一點福音(gospel)風格,所以在最後副歌設計了「三重唱」的結構——主旋律、比主旋律高一個八度、低一個八度。
一般來說,主旋律會放在中間,但這次我刻意讓「低八度」成為主旋律。我想讓低音的泛音產生共鳴,創造出一種不一樣的厚度。我在這部分非常堅持,雖然編曲老師也曾建議「還是把主旋律放中間比較好」,但我說:「如果沒有一個變化球,這首歌就不會被記住。」
最後我們按照我的想法完成,也得到了理想的效果。
——其實您給人的印象是擅長假音(Falsetto),這次反而聚焦在低音,真的很少見。
中島:的確如此。假音是我的強項,而且在其他歌曲中也能充分展現。但我突然想到:「低八度這傢伙,好像還從來沒當過主角吧?」(笑)
正好這首歌的情緒也很適合,就讓它當一次主角吧。結果出來的效果完全不負期待,我非常滿意這首歌的完成度。
——謝謝您的分享。順帶一提,在《IDOLIC》標題中有「〈偶像を超える ver2.0(超越偶像的ver2.0)〉」這樣的字樣,未來您打算如何展現這個「ver2.0」的概念呢?
中島:這個「ver2.0」不只是概念或想法,也代表在技術層面上我自己也必須升級。我想在唱功上進行更新與突破,同時也希望能和海外製作人合作,把更多人捲進這個計畫裡。
當然,我也會用最深刻的方式打動日本的大家,讓他們無法忘記我。但同時,我也希望把觸角伸向海外。
比方說,演唱會通常都是「內向性」的(domestic),但我希望能讓它變成更「公開性」(public)的舞台,因此必須思考更多策略與做法。
——您對升級的冷卻時間真的很短。記得在《HITOGOTO》時,您也提過全新的唱法,但從那時到現在也才過了一年兩個月而已。如果是我的畫,可能還在沿用 HITOGOTO 時期的唱法。
中島:我懂。但我就是會很快地想往前走。特別是在台北開唱之後,「想站上更多舞台」的慾望變得更強烈。腦海裡不斷浮現「這個也想做」「那個也想做」的畫面,而我覺得,凡是會浮現的事,大多都是能實現的事。
既然如此,我就必須動起來去完成,也因此會不斷想要更新自己。
——中島先生……這樣下去會變成天上人啊!
中島:那就做到力所能及的極限吧。畢竟,「偶像」就是這樣的存在吧?(笑)
不過,我並不認為自己必須「違背內心」來當偶像。我一直都是照著本能活著,如果能把那份真實的自己昇華成作品,那就是最理想的狀態。
或許,這正是我心中「ver2.0」的樣子吧。
留言
張貼留言
:(o’ω’o)